- 发布人:admin
- 时间:2017-06-05
- 点击:270
- 来源:
近年来,盐城市高级职业学校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加快实现职业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管理的精细化、精致化,推进学校的内涵建设与发展,促进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提升。
加强学校管理,提升办学层次
该校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按照“文化立校、科研兴校、创新活校、质量强校”的指导思想,坚持“培养优秀的文化蓝领”的培养目标,大力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逐步形成了“我会做得更好”的校训,“德馨技精、竞立于世”的校风,“涵博学之气、育儒雅之生”的教风和“好学力行、智技并进”的学风。
该校着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建设数据集中、系统集成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提升学校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大基础建设的投入,努力改造内部设施设备,确保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有序。
加强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该校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让学引思”的教育理念,加强课堂“做学教合一”的研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明确了备课、上课、作业等各个环节的规范要求。积极推行“推门”听课制度,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加强对教学质量的考核检查工作,进行了全员拉网式的期中、期末教学质量考核检查,主要采取“一听”、 “二看”、“三查”、“四反馈”的方式进行,表彰先进,鞭策后进。
该校专业设置紧贴市场需求,重点建设了电子、服装、计算机、机电、工艺美术五大专业,并相继创建成为江苏省品牌专业。该校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专业群成功通过省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的现场评估验收。认真做好中高职“3+3”学段分段培养工作,目前已参与4个专业。该校还充分发挥全市职业教育电子信息职业教育联盟牵头校的作用,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该校实施“青蓝”工程,通过结对子、指路子、搭台子、压担子等途径,保证青年教师年年有进步;实施“名师”工程,成立名师工作室,鼓励教师积极创造条件申报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正高级职称等,为教师专业化成长铺路;实施“双师”工程,保证专业教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齐头并进,目前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5%以上。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84人,有全国职业院校名师4人,省特级教师2人,省职教领军人才1人,省中心教研组成员6人,省对口高考命题专家库成员8人,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44人,专业教师中持有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者81人。
加强学生管理,提升育人实效
该校以常规管理为抓手,强化学生基本素养的教育。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十不准”为突破口,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把管理细化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每学期组织学生“六星”评比,以先进的事迹激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
该校积极组织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节、传统文化诵读比赛、安全教育周等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同时,开展阳光跑操、疯狂早读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以此塑造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着力推行“四项”教育,即信心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法纪安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被表彰为“盐城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